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油陶十年——一位艺术家与一座城市【大庆读本·文化】


油陶十年——一位艺术家与一座城市

就在采访这几天,正赶上油陶杂彩工艺研发成功。

陶器自古代先民发明后,经历灰陶、彩陶、黑陶的过程。瓷器出现后,取代了陶器成为主角。

也就是说,彩陶工艺至今几乎停滞在原始状态。

杂彩是李方海为这一工艺起的名字,是彩陶中的一种,属国内首创,***长江以北彩陶工艺。

如果艺术让人看了心生美好之情愫,那一定是生活足够美丽——

杂彩油陶上的(纹路)画面,不是彩绘画在表面,是在陶土配制时,制成如油画颜料一样的彩色陶泥,陶艺师采用搅胎拉坯成型,阴刻阳填工艺,自然拉出的绚丽多姿的画面形态,如天边云霞变化多端,不可预测。它来源于生活,源于陶艺师的心灵对生活的体悟。它的美在于浑然天成,是陶中灵魂。

“油陶越来越艺术化了!”我看着眼前的杂彩油陶,对李方海说。

“**终走的,还是艺术,是***艺术,创新艺术,至于经历的那些(11年的经历及至现在的全部研发成果),全都是(走向艺术的)过程……”

听了李方海的话,我深受震动。

2009年,李方海还在探索工艺技术突破、油陶还未“出世”时,我就曾跟踪报道。

2020年,“油陶十周年”节点,李方海准确无疑定性油陶的品性:从旅游纪念品、空间装饰品、文化实用品**终走向艺术收藏品——**终走的是“艺术”,是通向艺术的“探索”!

十年苦心孤诣,十年艰难前行,包括未来无限期的继续——就只为艺术的探索!

“艺术的本质就是情感。”早有哲人这样定义。

我的震动,来自于十年的追访,让我了解,**初油陶是因为什么机缘孕育而生——

2008年秋,黄昏。一对老夫妇相扶着来到大庆师范学院偏狭处一间房前。推开门,老夫妇呆立在那里——李方海蓬头垢面,正痴望窗前的飘叶,满地烟头。他已三个月未回家。老父打不通他的电话。

李方海回头,面向老父,笑了。

李方海本是一位雕塑***的老师。1992年,他于东北师范大学美术系雕塑***毕业,来到大庆师范学院,在美术与设计学院雕塑***任教。

三个月未回家,是因为一组雕塑。他要为城市创作“万人会战史诗”微雕——“真的做成了,比兵马俑大!有多大面积呢?就像一个大型纪念馆,从万人会战开始,一段一段通过微雕讲述这座城市诞生的故事……”——那雕塑的厚重肃穆,凝聚着时间与空间,冲击着人的视野,敲击着人的心窗,撞击着人的灵魂……

但没有材质可用,铜铁太贵,也不理想。学院的几个老师,被这个念想紧紧扣住心弦,跟着激动,一夜一夜苦思冥想。

“啥便宜?就土便宜!”一天,其中一位无奈地说。

“土!”

“陶!”

李方海心中一动!之后就有了李方海七下绥棱,寻访林甸瓦盆窑,探究肇州李家窑,百次烧窑失败——直到2010年,大庆油陶惊艳出世!(“油陶十年”,正是以2010年成功烧制***窑大庆油陶时间为计算节点)

艺术被称为是人类心灵的秘史。

今天,面对精美的大庆油陶,极少有人知道,它从无到有的诞生,它具有了器物的生命,它成为表达这座城市人文精神的名片,是因为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一位雕塑教师,对他的城市的情感而来!

这次采访,因逢“油陶十年”节点。

回望起点,经过七天七夜烧制,***代大庆油陶出窑,当时很多媒体都曾摄有一张照片——一栋土窑洞口钻出一个20岁男孩,双手捧出***代大庆油陶!男孩的脸上,蹭得左一道右一道的黑灰,却无比动人,笑靥如花。这个男孩就是徐良。

徐良黑黑的,憨憨的,矮矮的,从哈市的农村考入大庆师范学院,**初学的是环境艺术设计***。2009年,他遇见李方海,遇见油陶,就傻傻地“不问前程”,跟着来了。

那时候,油陶还是个梦,没有人相信这个梦会成真!

2018年,徐良被渤海大学聘为艺术学院教师、锦陶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将大庆油陶工艺带到锦州,成为辽西锦陶创始人。

这次采访得知,徐良已经结婚了,生了女儿,取名桃子。

***代大庆油陶——黑如漆,亮如瓷,薄如纸,坚如石,击如磬,被誉为“凝固的石油,会呼吸的陶”。它身上刻着钻头、井架、齿轮、抽油机、卷草、芦苇、蒲棒、湖泊、铁人……身体里流淌着这块热土的血液,是大庆的水、大庆的土、大庆几千米地下的岩屑……由石油熏烟渗碳技术烧制而成。

在那之后,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大庆油陶一代一代出世。油陶、河蚌瓷、鸿荒陶、艾匋、岩芯陶五大***,冰凌花、龟裂纹、雪花瓷、紫金砂、乌金梦、黑土情、黄河红、宇宙风等等四大系列、九大品种……

追溯大庆油陶发展历程,如见“一部艺术史”。就在我们世代繁衍生息的这块土地上,古代先民就地取材烧制原始陶器,今天后人又在数千米的地下取料,烧制出油陶,古今相望相接。

李方海**终通过大庆油陶,为自己找到了精神归宿。他为他所生活的城市找到了什么呢?

量子力学开山人物之一,薛定谔曾经讲过一段话,他说人们尊重科学,认为科学是有效用的,能带来巨大的生产力。他说这种认知是对科学**大的污蔑。真正的科学,是一种人文精神的表达,是人类精神的升华。

大庆油陶,是科研与学术、艺术的结晶。这是大庆师范学院油陶研究所与其他艺术种类,其他陶厂和陶地的销售公司的不同。

这一特性,需要被人们认识到。

“它是艺术的结晶,是科研的结晶,也是教学的结晶……油陶研发,经历11个年头,11年干什么了呢?始终在探索,在继承古老灰陶、黑陶的工艺基础上,进行技法的创新、制作工艺的创新、烧制的创新、器形的创新…… 把学术探索的结果和成果,呈现在陶器上,就是这么一颗初心!”李方海说。

他随手播放一段音乐——《油陶之恋》:一炉窑火,点燃百年梦想;一团陶泥,揉进肝胆情长……采一缕霞光追梦太阳,大庆的精神融进心灵之光……

“油陶有它自己的梦,油陶有它自己的理想。”他说。“是什么?”我问。

“我创造油陶,不断探索它,就是为了传播大庆城市文化……我要通过油陶,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传播到祖国各地乃至***!”他说。平静的表象下,是极强烈的狂热和执着追寻。

“正是艺术,使田野上所有花朵充满尊贵。”19世纪英国艺术家王尔德说。

大庆油陶,于孕育它的这座城市而言,就是这样。

器物有魂!一路走来,玉汝于成,丹青不渝。

李方海说,油陶研发还在初期,路还在远方。

但事实上,大庆油陶已走向***各地,蜚声国内外,每年来大庆参观的国内外团队有千余个,它成为这座城市**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

2017年央视《魅力中国城》活动现场,市委书记韩立华代表大庆向酒泉市领导赠送了被誉为“油城的情人”的油陶,祝福两座城市友谊地久天长!

近年来,大庆油陶一直是备受关注的***文化产业项目,曾获得多项***发明专利,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王冬说,油陶是大庆艺术家对大庆精神的**好解读,是当代中国石油艺术的**佳诠释!

一位诗人写到:陶为基,油为魂。陶为用相,油为内理。世上陶器无数,人间油陶***。油陶有状,文化无形。油陶已经超出物用本身,某种意义上讲已成为一种象征。大庆油陶,也是中国的油陶。它会有历史地位的。

本报记者白玉兰文/摄

油陶诞生之初的故事

***窑

破译传统黑陶烧制工艺,烧制天下“***黑”——油陶

本报记者白玉兰文/摄

2010年,大庆油陶***窑“光彩”出窑。

“我这双手只是一个工具而已,它是表达心灵的一个媒介”

“入目无别人,四下皆是你”——徐良微信里是一只刚刚拉坯成型的陶坯,在这只陶坯旁,他写了这句话。

因为疫情,所在的高校没有开学,徐良回到了大庆,回到老师李方海身边——他喜欢在老师身边呆着,像多年前一样,拉坯、设计、雕刻、烘干、烧制、出窑……不过现在他多了一件事——带徒。

徐良已被渤海大学特聘为教师,成为辽西土陶代表性传承人,又是黑龙江陶瓷艺术大师,在行业内深具影响力。但在老师面前,他还是那个憨厚的学生。

“我虽然叫他老师,但在我心里,他像我父亲一样。”他说。

采访徐良**好的方式,就如访一只陶,只需看他,不需言语。因他实在不善言谈。与徐良见面回来后,记者翻阅他的微信朋友圈,边看边根据上面的内容采访他,便有了以下徐良说的一段话——细细去品味,可感受到油陶团队在**初创始阶段的酸甜苦辣——

我出生在哈尔滨市宾县下面的一个屯子。

2008年考入大庆师范学院环境艺术设计***。2009年冬天,我们学院有实践教学冰雪雕活动,我在那时候认识了老师(指李方海),当时就想向他拜师学雕塑。我们班原来有12个学生,我是后去的,加上我是13个。雕塑课上,老师开始做陶泥,那时我对制陶还挺不屑呢。后来雕塑***课上完了,老师就教我们制陶。

每天早晨,老师领着我们13个学生跑步。全学院只有我们列队晨跑,那种团队的感觉特别好,大家在一起总是乐呵呵的。

**开始接触制陶的时候,是在老师的办公室。当时老师就住在办公室,还没有这排独立的平房(指大庆师范学院油陶研究所)。办公室堆满了图纸,特别多的图纸。

那段时间真苦。有时候老师带着我们干些雕塑活,赚的钱都投到陶里。

……真是废寝忘食地烧窑,把所有精力都用在研发制作上,什么都忘了……

烧窑!烧了老多窑了,有一百多窑吧!当时窑建得不是很***,煤烟呛人,鼻子被熏得黢黑,脸上满是黑灰,但人还挺乐呵的!

后来窑烧得不能用了,又建了新的窑。那时候都是土窑,出窑后看那陶,都碎了,没一个好的……就这样慢慢儿地积累经验,总结教训。烧一次窑七天七夜,看着手表,有时候打个盹儿,突然一激灵就醒了……

艺术?关于艺术,每个人的认识不一样吧!我感觉它能直抵人心。

**高的艺术一定是有哲学在其中,给人带来思考,带来启示。

油陶,在我看来,它是有灵魂的。

从有这个想法到烧出***个作品,那时它只是单纯地用一种形式表现大庆地域文化。现在,它更加艺术性地表现这种地域文化。

其实我就是一个有手艺的匠人,我这双手只是一个工具而已,是表达心灵的一个媒介。

我以“器物有魂魄,匠人自谦恭”这句话来约束自己。以前我没有这种认识,可能是因为思想境界没有达到的缘故吧。但我身上有一种东西始终是不变的,就是做出一个陶,不管好与坏,过程都是开心的。

要是问我,为啥能坚持到现在?当时做油陶的确看不见未来,转***跟老师学雕塑,或许是因为老师某一方面吸引了我,或许我就是为了油陶而生的,就像油陶的生命本来就属于大庆一样。

七下绥棱

“刚学陶艺你只是好奇,一年之后你还是有点喜欢,两年后你爱上了这种表达方式,三年后你学会欣赏自己”——这是徐良对徒弟说的话,但他写在了微信里,他知道徒弟会看到。

徐良想说给徒弟的是:艺术审美活动使人获得人性的***。

徐良是油陶团队的代表性人物,是李方海创始大庆油陶的代表性继承人之一。现在他已经带徒弟,但在**初研发阶段,几乎没有学生坚持下来,来了,呆了一段就都走了——未来一片迷茫……

一次采访中,李方海曾说——油陶真正成功的那天,应该是在第三代,即徐良的徒弟身上。

当时,我问李方海:“如果真正的成功在第三代人身上,您作为创始人,就是奠基者的角色了?”他回答:“真正做成了那一天,也不会大喜或大悲,可能我想消停地躺着睡一觉,好好地睡一觉,香香地睡……”

油陶团队是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矢志不渝,才取得今天的成果!

如徐良描述,当时李方海就住在一个十几平方米的办公室里,一夜一夜苦思冥想。“另外有几个同道中人,嘴里说着‘这就是个梦’,但仍然跟着一夜一夜到天明。困了,三个大男人,只有一张床,其中两个一颠一倒睡床上,另一个把被单拽下来,席地而卧。”现任大庆师范学院油陶研究所主任张立说。

忽地有人猛然醒来,见黑暗中一个身影,那一定是李方海……没准,当天下午,他们又赶赴绥棱……已经记不清是第几次去绥棱了。

为何去绥棱?

如前文所叙,雕塑师李方海为“万人会战史诗”微雕苦寻材质时,身边的一位老师戏言“土**便宜”,由此他想到绥棱黑陶。绥陵小县,有着100多年陶器烧制史,陶厂就有三大家。

去绥棱,只为一件事——破解黑陶熏制工艺!

传统黑陶,被誉为陶中“贵人”,距今有四千多年历史。1928年,考古学家发现这一史前遗存。直到1989年,黑陶的制作工艺密码才被破译。即使破译,也仅仅知道熏烟渗碳技术,至于用什么材质熏制?如何熏制?各陶厂多是继承祖传秘方,密不外传。

果然,几去绥棱,人家只让参观,到了关键所在——烧窑处,就不让看了。

当时,***有200多个黑陶厂,李方海几乎走遍,山东、云南、浙江、景德镇……所有这些地方都谢绝参观熏制工艺,熏制技法密不外传。

再访绥棱,夜半无眠,醒来见窑火烧得正旺,他闻到了某种材料的味道——

***窑出陶,徐良钻进窑里取陶器。

破译

李方海破译了中国黑陶熏烟渗碳技术。

“一旦破译,发现道理很简单,就是物质在半燃烧状态形成大量活性炭,这种活性炭进入陶体之后就变成了黑色!”

李方海激动起来,因为,他马上想到了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石油!令他激动的原因还有一个:遍访***200多家陶厂,大多数陶厂都还是在“卖历史”,都还只是在传承古老的技艺,没有创新,***范围内几乎都是这个现状。相比之下瓷器发展迅速。

陶是怎么来的?陶的产生是古代先民在一次山火之后发现泥巴经过火的燃烧可以变硬,如果做成器物可以盛水和食物,于是陶便产生了。从**早成为人类吃饭喝水用的器皿,到秦砖汉瓦,陶器与人类**相亲,**具人间烟火味!

创新,是文化遗产得以长久传承的重要因素。

李方海深知这一点。如何创新?他首先想到了颜色——古老的熏烟渗碳技术虽然能将土陶烧制成黑色,但都属于“黑灰色”,理想纯正的“黑”陶,已成为人类几千年追逐的梦中幻影。

试验开始,艰苦卓绝!

“烧了太多窑,成功率低到让人绝望,后来没办法,土坷垃都烧,我要的是颜色,还有工艺,反复试验,不断失败,无数次失败……每一窑都是七天七夜……每一窑烧的都是自己的工资、是从朋友那儿借来的钱……”

七天后,窑门打开,仍然破碎一地!绥棱陶厂人说:“大庆根本不可能烧出陶,大庆的土烧不出陶来。”

这一判定足以毁灭李方海所有的坚持!多少次,一个人的孤独无助,无人理解,一个人的负重前行,如痴如狂……他都默默走过来了。

大庆的土不能烧陶?久远的窑烟,是否曾在这块土地上缭绕过?忽明忽暗的烟斗闪了一夜,他在想——

他终于打听到,在大庆,有个村子就叫瓦盆窑,就在林甸县境内,据说村里还有个瓦盆窑的传人!

李方海、张立等几人寻访瓦盆窑,见到了瓦盆窑传人老屋顶上破碎的瓦片,老村里三座倒塌的旧窑洞——据说已有百年。李方海来到窑前,跪拜不起……

人间万事,世间万象,一切现代的东西,皆有根源。

不忘根,心有源,人才得以扎扎实实地存在。

大庆油陶“出世”:天下“***黑”

2010年初秋,大庆油陶***窑成功烧制出窑!

大家拥抱在一起!

大庆油陶终于诞生!

2011年,大庆师范学院油陶研究所特别举办了“大庆油陶”***窑开窑仪式。

今天,人们可以认定:大庆油陶原本就属于这块神奇的土地,这座英雄的城市!

因为烧制过程中,温度到600摄氏度就无法再升上去,在破解这项难题时,李方海想到了数千米地下的井下岩屑、沙子……再通过石油熏制——大庆油陶推动了中国黑陶变革——黑如漆,亮如瓷,薄如纸,坚如石,击如磬,实现了天下“***黑”,成为真正的“陶中贵人”!

“***窑,或者说***代大庆油陶,不是器型上的成功,是熏制工艺的成功,是技术改革,研发创新的成功!”李方海说。

如果与后来精美的大庆油陶相比,***代大庆油陶在外观器形上朴实无华,但它让李方海热泪盈眶,因为它的生命里,容纳的全部是这块土地上的元素——至此,他知道,这是这块土地赋予给他的使命!

由他来实现,他唯余感动!

“艺术是人类**理想的表现,它是由精神必然而产生的。”审美学家席勒说。

自二O一O年,大庆油陶***窑“光彩”出窑开始,十年来,大庆油陶研发了四大系列九大品种,已获***发明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共十九项,****、省市级奖项三十三个,被列入大庆市级非遗项目名录

求新求变至精至诚

本报记者王翠文/摄

大庆油陶创始人李方海

大庆的土、百湖的水、原油中提炼出的***物质熏制……10年前,作为***首创的新陶种,大庆油陶以其***的风格横空出世,也注定了它***的创新气质;10年后的今天,始终奔走在创新之路上的大庆油陶人,已研发出四大系列九大品种,获***发明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共19项,被列入大庆市级非遗项目名录,成为享誉***的“大庆油陶模式”。

求新求变,是大庆制陶人一路向上的内生动力。

生于斯长于斯:一城一器,山河尽显

6月22日,记者一行三人驱车来到大庆师范学院,参观了位于学院图书馆内的大庆油陶展厅。记者虽不是***次见到油陶,却仍为之惊叹。

陶始终安静,也很诚实。制陶人的一双手带给它什么,它悉数接纳,并***保存;它带着匠人打磨削刻的痕迹出窑,在使用者手中绽放光彩;形似油罐、炼油瓶、测试瓶,上刻湿地湖泊、井架高耸、齿轮转动、雪花灵动,无一不散发着金属光泽……生于斯长于斯的大庆油陶,静静地陈列在展厅内,虽未吐露只言片语,却能从它身上读出大庆这座城市***的文化意蕴,似闻到这里的草木烟火之气。

环顾展厅不难发现,在大庆油陶的***,变化的不只是造型和图案,还有色彩。从**初简单的石油黑到亚光色的乌金陶,从有着朦胧美的岩芯灰到原始质朴的黄河红,经历10年时间不断摸索,如今,以大庆油陶创始人、大庆师范学院油陶研究所所长李方海为代表的大庆制陶人已能把握**佳“火候”,让油陶呈现多变的色彩,浑然天成,恰似饱蘸了万千釉彩。

“九大品种,九次研发,均为国内首创。”李方海介绍说,2010年的盛夏,大庆油陶***窑“光彩”出窑,开创陶史先河。时隔四年后,让陶体开出自然纹理的“冰凌花”,在国内又是首创;如今,白垩纪千米岩屑“变废为陶”,铸就五彩斑斓的油陶杂彩,不仅是“*****”,还是***头一份儿。

文化厚度的增加:陶上“冰凌纹”,熔铸龙江美

文化,是大庆油陶新生蝶变的根与魂,决定着油陶发展的厚度。

张立,大庆师范学院油陶研究所主任,见证了大庆油陶的10年发展。

“如何让大庆油陶拥有龙江气质?”他说,**初的研发,执着于器型与图案之变。但李方海认为,一件器物的生命力,须有深厚的文化内里,“不止于大庆,还应是北方文化的代表。”

时隔7年,张立对“冰凌纹”的研发仍然记忆犹新。那是2013年的一个冬日,深夜无眠的李方海站在窗前,望着窗外沉思。

“快来!看这个像什么?”李方海指着玻璃窗上的冰凌花问张立。

“像白云,又像草原。”张立朝玻璃窗哈一口气,冰凌花的自然纹路愈发清晰。

“这就是大自然的神奇,你看到的可能是黑土地、海洋、天空,也可能是草原……冰雪文化更能展现龙江之美。”李方海欣喜地说。

次日,李方海带领学生徐良和冯振开始“冰凌纹”品种的探索。正是这样的探索与尝试,大庆油陶又前进了一大步。

“‘冰凌纹’能将你的想象力放大到***,更重要的是技术上,找到一个温度、湿度、风速这些自然因素和艺术的结合点。”张立说,这是在龟裂的基础上研发出来的一个开片,但区别于有规律的龟裂纹,“冰凌纹”是自然雕琢,没有规律可循,是崇尚自然、遵循科学规律的杰作,是原***的典型。

2014年,在省旅游商品(纪念品)交流工作座谈会上,时任省长陆昊评价说:“你们要做好油陶开片‘冰凌纹’的研发,它是反映龙江文化特色的典型,很美,很有创意,这个头儿开得很好。”同年,“冰凌纹”荣获省第三届设计艺术奖成果二等奖。

在此之后,大庆油陶研发之路越走越宽,每一系列作品在十几次、几十次的试验后都精美呈现出来,大庆油陶品种越来越丰富,龟裂纹、雪花瓷、紫金砂、乌金梦、黑土情、黄河红等相继问世。

春天的真正开始:变废为宝,岩芯成陶

2017年,大庆油陶迎来真正意义上的春天——在中国首创岩心陶,让原本需要进行***处理的钻井废料变成了优质原料。

“变废为宝”,说起来是一句再熟悉不过的话。在这四个字的背后,是李方海团队的穷思竭虑。

陶器是泥与火的结晶,烧制时温度必须适中,稍有不慎,前功尽弃。随着李方海制陶经验的丰富,他发现提高烧制温度,更容易掌握陶器的光泽,陶器也因此会呈现不同的颜色。

“普通陶土耐热度约在700至800摄氏度之间,如果火候掌握不好,烧出的陶不是塌了就是裂了,怎样才能提高油陶的硬度呢?”大庆油陶诞生之初,和大庆油田海塔勘探开发指挥部***总监孔凡军、大庆油田地质专家任延广两个朋友闲聊时,李方海说出了自己的困惑。

“加点岩芯试试呢?”朋友们说,油气田勘探和开发过程中,会钻取出岩芯,作为分析、了解地下油层及所含流体特征的岩石样品,“千米以下的岩芯,蒙脱石的含量及多种晶体矿物的存在,可增加陶的可塑性和耐温性。”

朋友一席话引起李方海的兴趣,他立即开始试验。

“加入岩芯后,烧制温度**高能达到1150摄氏度。”张立告诉记者,出了几窑,发现极少量岩芯的注入就可以大大提高烧制温度,这为岩芯陶的诞生备好了温床。

2017年,孔凡军、任延广协调大庆油田海塔勘探开发指挥部、大庆油田研究院、大庆油田录井公司和大庆师范学院油陶研究所达成合作协议。

和岩芯一样,岩屑都是生产井、探井在钻井过程中所产生的,除了基本岩性等一些采样分析外,都要进行***处理。在多数人眼中,岩屑是废弃物,但在李方海眼中,这些取自地下2000米至6000米,形成于白垩纪的岩屑,每一颗都是地质历史的见证者,也记录了石油工作者勘探开发的脚步,是可利用的宝贵资源。

用多少比例的岩屑,研磨成多小的颗粒,如何在造型上、设计上更富有艺术性?实现岩屑入陶,制作出区别于以往的油陶产品,这样的选择,对李方海无疑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但与石油地质、钻探工程、文化学者等跨界融合,也让他看到了大庆油陶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方向:“技术、人文、艺术等各个角度,相互融合,与时俱进。”

李方海选择接受挑战,终究没有让自己失望。经过数次高温的历练之后,“岩芯陶”为大家带来了来自亿万年前的问候,这标志着大庆油陶进入新时代。

采自地下千米的岩芯。加入岩芯后,油陶的烧制温度**高能达到1150摄氏度。

未来可期:破译文化融合的密码

在李方海办公室的展架上,摆放着许多油陶作品,刚刚研发成功的“油陶杂彩”也在其中。

鸟羽纹、云纹、流水纹……记者看到,器形各异的作品,呈现出不同的纹理,有的如老树缠绕盘根错节,有的如层山叠嶂起伏不定,构思奇巧,变化万千。

“这是多用于瓷器上的搅胎技艺,是我国传统制瓷工艺中**难掌控的一种。用这种技艺烧制出的陶器,纹理结构只有相似,没有相同,可以说,每一件陶都是孤品。”李方海介绍说,和在陶器外表绘以图案不同,油陶杂彩是在搅胎时,将不同颜色的胎泥揉和在一起,相绞拉坯后烧制而成,出现的纹理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浅或消失,“由于胎泥绞揉方式不同,纹理变化亦无穷。”

自2011年以来,大庆油陶作品共获得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黑龙江艺术设计***成果一等奖,省廉政文化***作品评选活动大赛特别奖,第八届中国龙江***文博会2013黑龙江***艺术设计成果展金奖等****、省市级奖项33个,大庆师范学院油陶研究所先后被省市授予“黑龙江省***设计机构”、“ 大庆市***文化产业”、“大庆市工艺美术十大***”等荣誉称号,李方海本人也获得金银奖10多项,先后被授予“大庆工匠”和“龙江工匠”等荣誉称号。

硕果累累,但李方海始终秉持一颗“匠心”,从未停止对作品的探索。再接再厉,至精至诚,利用***百湖资源——河蚌,于2018年完成河蚌成瓷的研发,为油陶的春天奏响了转型发展的创新进行曲。

“目前,我们正在试验‘油陶彩绘’,尝试用版画、油画的艺术语言,来诠释中国的制陶技艺,这是色彩与心灵的碰撞,期望在追求民族性与***性的统一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李方海说。

五代制陶人坚守窑火不熄匠心不朽

百年陶艺的现代传承

本报记者王翠文/摄

普通人眼里的凡俗之土,是制陶人眼里的灵感之源,创作之基。千百次的揉搓,千百次的抚摸,制陶人用双手为泥土塑性,用爱赋予它们生命。穷尽一生,探索创新,只为成就更好的彼此。

肇源瓦盆窑的灰陶,曾是十里八乡**受欢迎的日常生活用品和工艺品,其制作工艺在肇源县境内广为流传。然而,古老的技艺终究抵不过现代工业的发展,百年技业危在旦夕……

2005年至2008年,大庆师范学院雕塑家李方海多次前往瓦盆窑求教、学艺,从灰陶制作技艺第三代传承人李占山的手中接过传承重担,不断探索、试验,研发出全新陶种——大庆油陶,将大庆地区百年陶史续写出新篇章。

李方海(前排中)与他的徒弟们。

重燃窑火一念十年

肇源县瓦盆窑流传近百年的灰陶,在失去其物用优势后,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能为它守护的,为数不多的人,是真正读懂其形之美、其意无穷的人,李方海就是这个人。

作为灰陶制作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2008年,李方海成立了大庆师范学院油陶研究所。从那时起,他开始与窑火相伴,与陶土为友。

“一路走来,真的很难。”回首过往,李方海无限感慨,由于缺少工艺引路人,自己又没经过系统的***学习,**初对制陶***是“两眼一摸黑”。

丰满的理想,遇到骨感的现实,李方海的选择是:不断摸索、学习。其间,他多次前往绥棱黑陶厂学习,到肇源瓦盆窑习艺。慢慢地,他对制陶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

经过数百次试验,李方海团队首创“石油熏烟渗碳”技术,研制出大庆***的、富含工业文化元素的大庆油陶,其色泽、亮度、硬度和音质远超黑陶。坚硬如石、黑亮如油的全新陶种,在李方海和他的弟子们手中诞生了!

坚守非遗传承的李方海深知,只有创新才是恒久的传承,在秉承传统制陶文化的基础上,他带领团队在泥土里“发掘”,寻找新材料,创造性地将地下千米岩芯、岩屑注入胎料,至此,注入新鲜血液的古老灰陶制作技艺被唤醒,焕发出新的生机。

任何新生事物,都要经历时间的考验与磨砺才能得以发展,而**终的成果必定在于锲而不舍。从油陶逐渐走进人们视野,到成为大庆市乃至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再到入选大庆市级非遗(项目名称为“灰陶制作技艺”),走过的路,皆为不易。

他说,“经费短缺和技术人才匮乏是阻碍团队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地域文化的艺术载体,油陶的社会效益和艺术性已经逐渐显现,但它的经济价值始终没有呈现。”

大庆师范学院油陶研究所成立的这些年里,有人离开,有人离开后又回来,但李方海始终坚守此地,因为他认准了这片土地,也认定了油陶是一件对大庆文化建设有意义的事。

匠心守艺赋岁月以文明

非遗,在人们的想象中,往往象征着光荣与梦想;而在现实境遇中,则更像垂垂老矣的一代宗师,徒留如雷贯耳的名号。大庆油陶走进公众视野,只有短短10年,与历史悠久的众多非遗项目相比,它更像是一个蹒跚学步的“孩童”。人们从它创新发展的速度中,看到了这门技艺的“年轻与活力”,先后有8位年轻人成为油陶技艺传承人。

85后徐良,笔名天艺鸣,非遗项目“灰陶制作技艺”的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李方海的大弟子。今年33岁的他,早在11年前就和油陶结缘,可以说,他是与大庆油陶共同成长起来的。

“不知道为啥没走,如果非要说原因,一个是因为师父,另一个是因为陶。”徐良说,只有把技艺传承下去,才不负师父的教诲,而另一方面,说不清从何时起,陶土的气息成为他**熟悉的味道,窑火的颜色是他**渴望的光芒。

“每人的手法虽然不同,但却同样十分考验制陶人手感的和造型设计。”“每次泥土随辘轱转动产生形态各异的器形,我都跟着殚精竭虑、寝食难安,尤其是烧陶时,经常整夜守在窑边,对于制陶人来讲,这是一场耐力与气力的考验。”“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

徐良坦言,自己也曾迷茫过、动摇过,想着“与其辛苦地坚守,不如去找一份轻松且待遇高的工作”。不过,李方海的一番话让徐良躁动的心平静下来,“他说,我之所以坚守在大庆这座城市,不仅是因为故土难离,还因为在这里可以沉下心来做艺术。制陶人作为工匠,通过手中的陶器,将一个时代、一座城市的文化和精神传承下去,赋岁月以文明,是一份很光荣的事业。”

徐良感叹道,如果眼睛总是习惯性地往外看,看到的将是无数选择,反而不清楚自己该干什么,“年轻人更需要沉下心来,认准一件事,坚持到底,用心做陶,我想这就是制陶人的‘匠心’。”

期待更多人接力成为新生代制陶人

“陶门弟子,各有所长。我的8个徒弟,能力互补,各有主攻的研究方向。”李方海介绍,天艺鸣专注油陶与锦陶搅胎工艺研究,地艺鸣专攻油陶杂彩泥塑研究,人艺鸣主攻油陶内制多拉坯,和艺鸣、忠艺鸣分别研究油陶杂彩装饰图案和饰品研究,信艺鸣则研究油陶彩绘,而仁艺鸣和爱艺鸣正在摸索将版画、萨满文化融入到油陶中,“希望他们能发挥各自特长,优势互补,成为一个***的团队。”

在李方海看来:“大庆油陶未来的辉煌和道路,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一群人的事业,希望通过这一代新青年的共同努力,促使大庆油陶走出龙江,成为代表中国的文化符号,在国内外拥有更大影响力。”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油陶文化、了解油陶制作工艺,加入到传承队伍中来,油陶研究所面向师范学院的大学生们开放,先后有280多名学生走进课堂,亲身参与炼泥、拉坯、设计、雕刻、烘干等油陶创作过程。与此同时,油陶研究所还与我市几个文化团体和小学合作开展了“读陶 品陶 问陶”为主题的参观制作体验系列活动,接待***各地文化团体参观交流,其中不乏***友人。

“看到油陶技艺的发展前景,一位刚毕业的大学生向徐良拜师,正在学习揉泥……”李方海告诉记者,经过9年的学习,徐良不仅掌握了油陶制作技艺要领,还参与解决了研发与创新过程中的很多技术难题,荣获第五届中国非遗博览会传统工艺比赛陶瓷成型类项目第三名等奖项30余个。因为这张出色的“成绩单”,他被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聘为教师,并担任渤海大学锦陶艺术研究中心主任。

延伸大庆油陶模式努力做**好的陶

据了解,李方海也被渤海大学辽西锦陶艺术研究中心聘为常务主任,和徐良一起,组建了由4名博士、7名硕士参与的精良团队,共同致力于油陶、锦陶艺术品、陶印等设计研发。而他们做的***件事,就是将大庆油陶模式进行延伸,运用到辽西锦陶制作中。

“这种做法,于两种陶艺来说,都不失为好的探索。”徐良说,毛主席曾说过一句话,“锦州那个地方出苹果”,所以锦陶的器型多为苹果,而图案上,则为锦州八景,即“紫荆朝旭、虹螺晚照、笔峰插海、锦水回纹、汤水冬渔、凌河烟雨、石堂松雪、古塔昏鸦”,这种设计,在2019年的“锦州好礼”征集评选活动中荣获创意奖一。

今年年初,徐良成功申报辽西土陶代表性传承人,致力于将辽西红山文化和大庆油陶技艺融合,推动辽西土陶和大庆油陶创新发展。

李方海一直注重吸取多种文化**,到浙江温州、衢州、龙泉等地考察,拜访徐文奎、蒋同磊等艺术大师,和以“贝瓷”闻名的山东海瓷公司合作开发“河蚌瓷”;与山东龙山齐河黑陶合作开发体现黑土文化特色的“鸿荒陶”……用他的话来说,“做出**好的陶,让大庆油陶走得更稳,更远……”

监制:周志刚

编辑:红军邵玉婷


上一篇:油陶十年——社会交流篇
下一篇:奋进中的劳动者——大庆油陶创始人